公安机关依法保护民企产权和企业家权益,重点打击涉企黑恶势力犯罪。8月1日,澎湃新闻从公安部获悉,去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始终严厉打击影响社会安全稳定和市场经济秩序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打击行动,依法查处了一大批重大犯罪案件,有力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全力保护了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
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方面,公安机关重点打击涉企黑恶势力犯罪。2022年,共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167个、恶势力犯罪集团1500余个,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万余起;共打掉涉网黑恶犯罪组织400余个,破获案件8800余起;共打掉负面舆情敲诈黑恶犯罪组织50个。
与此同时,严打各类经济犯罪。公安机关持续组织开展打击洗钱和地下钱庄、虚开骗税以及“猎狐”等专项行动,依法查处非法金融活动和证券期货犯罪,协同推进民企腐败整治。2022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立职务侵占、挪用资金、商业贿赂案件1.2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一批;共立合同诈骗案件1.7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一批,挽回经济损失26亿余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此外,公安机关还出手严打侵犯知识产权和网络违法犯罪。2022年全国公安机关共侦破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案件2.7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一批;强化与企业和行业组织合作,建立“知识产权流动警务站”等机制,推动完善社会共治格局。公安部组织全国公安机关聚焦“网络水军”针对民营企业实施的造谣引流、舆情敲诈等违法犯罪,聚焦针对民营企业的黑客攻击违法犯罪,连续开展“净网”专项行动,打击突出网络犯罪活动,不断优化“网上营商环境”。
在畅通信访投诉渠道上,各地公安机关依托“12389”举报平台和“企业诉求平台”,受理核查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侵害企业合法权益问题。今年以来,“企业诉求平台”共受理举报投诉线索860余件,对经核查属实的涉企具体问题均及时予以纠正,有效维护了企业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与此同时,清理整治涉企执法问题。公安机关进一步规范涉产权强制性措施,规范适用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组织开展违规冻结账户资金问题专项治理,集中排查纠正有关不规范执法行为,并纳入执法质量考核范围,确保及时清理到位;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中,依法稳慎冻结账户;大力整治逐利执法、机械执法等问题,推动严格落实异地办案协作有关规定。
附: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典型案例
一、河南栾川助推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公安机关联合相关部门出台《旅游民宿管理办法》,明确准入标准,施行利企措施。今年以来,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通过发放特种行业许可证新纳管民宿502家,累计纳管865家,并全部免费加装“智慧民宿入住”系统,为经营者节约成本350万元,为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二、安徽合肥“6·20”职务侵占案。2022年3月,安徽省合肥市公安机关根据企业走访座谈中获悉的线索深挖扩线,成功破获一起高新技术民营企业内部多名员工合谋实施的职务侵占案件,涉案金额高达1.2亿余元。公安机关共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帮助企业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13亿元,有力震慑了民营企业内部腐败犯罪,助力企业强化风险防控能力。
三、安徽宿州“8·26”假冒注册商标案。2022年9月,安徽省宿州市公安机关成功破获一起假冒电器产品注册商标案。犯罪嫌疑人郑某浩等人将无标电器产品加贴多个民营企业知名品牌商标标识销售,涉案金额1.1亿余元。公安机关共打掉犯罪团伙3个,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现场查扣假冒品牌电器6万余件,有力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四、江苏宿迁“1·05”假冒注册商标案。2023年1月,江苏省宿迁市公安机关成功破获一起假冒注册商标案。犯罪嫌疑人张某等组织生产假冒某品牌光模块对外销售,涉案金额达5亿余元。公安机关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1人,捣毁生产、销售、仓储窝点8处,缴获假冒某品牌光模块成品4万余件,有力维护了受害企业的品牌形象,大幅降低了国内外市场上假冒产品对正品的冲击,依法保护了企业合法权益。
五、山东“网络水军”团伙操纵系列大V账号敲诈勒索案。2022年10月,山东省公安机关破获一起“网络水军”团伙敲诈勒索案。犯罪嫌疑人娄某等通过网上负面报道和行政处罚公示信息等途径搜集素材,串联组织多个“网络大V”在社交平台集中发帖炒作,形成负面热搜,迫使涉事企业签订所谓“宣传推广合同协议”,借机对10余家企事业单位敲诈勒索非法敛财。公安机关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6名,查获涉案大V账号27个、账号粉丝数共计1094万,着力打造良好的“网上营商环境”。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关键词:
Copyright © 2015-2022 每日辽宁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37 联系邮箱:291 323 6@qq.com